当你觉得心累的时候,不妨读一读《诗经》这十句诗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18 08:13:04    

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,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其中的许多句子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现实意义。

孔子说:

“《诗》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

孔子这句话对《诗经》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高度概括。《诗经》不仅能够激发人的情志和联想,能够观察社会风俗、政治得失、人情冷暖,能够增强彼此的沟通与理解,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监督和舆论作用。

在当今社会,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,各行各业皆处于“内卷”状态。当你感到内心疲惫之时,不妨品读一下《诗经》中的这十句诗,从中获取些许力量。


一、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——《国风·周南·桃夭》

◎释义:桃花怒放千万朵,色彩鲜艳红似火。

◎解读:后世很多诗词中会涉及桃花这一意象,用以象征貌美女子、爱情、红颜老去等,如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”“依旧桃花面,频低柳叶眉”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等。

桃花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,被文人墨客赋予了丰富多样的内涵和情感。

《桃夭》此句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美丽,展现了对新婚女子的美好祝福。在现实生活中,它提醒我们要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,展现自己最绚烂的一面。

就像泰戈尔《飞鸟集》所说的:

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”

看过春日的芬芳,

听过夏夜的鸣唱,

触摸过秋霜的微凉,

拥抱过冬雪的纷扬。

你来人间一趟,

书写生命华章,

莫负流金岁月,

不枉红尘一场。


二、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”——《国风·邶风·柏舟》

◎释义:我的心并非石头,不能任人随便转移。

◎解读: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、压迫或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时,坚守内心真实想法的态度。

在《孔雀东南飞》中,女主人公刘兰芝对丈夫焦仲卿发誓说:

“君当作磐石,妾当作蒲苇。蒲苇纫如丝,磐石无转移。”

它的意思是:你应当像磐石一样,我应当像蒲苇一样。蒲苇柔软但坚韧如丝,磐石坚定不会改变。

用磐石和蒲苇来比喻夫妻之间坚定的爱情和各自坚守的忠贞,表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坚贞不渝,也反映了他们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对爱情的执着追求。

二者都是用石头来表达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决心。

古往今来,无数仁人志士践行着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”的誓言。

苏武在出使匈奴时被扣押,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,始终坚守对汉朝的忠心,持节不屈,用行动诠释着坚贞;

文天祥兵败被俘后,坚决拒绝元军的劝降,写下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豪迈诗句,爱国之心不可动摇,以文字彰显着不屈;

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,突破重重阻力回国效力,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巨大贡献,一心为国的决心不曾改变,用奉献书写着忠诚。

心若磐石,坚定如初,

任凭岁月如梭般交错,

不惧喧嚣尘世的漩涡。

坚守自我,永不凋落,

朝着希望的灯塔跋涉,

梦想之花终会结果。


三、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”——《国风·王风·黍离》

◎释义: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,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。

◎解读:此句抒发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悲哀。这句诗常常成为人们在孤独无助、不被理解时的心灵写照。

在《红楼梦》中,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独特才情不被大多数人理解,她常感孤独,恰如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”。

古往今来,有不少文人墨客经历着这种不被理解的痛苦。

屈原一心为国,却遭谗言被流放,他的忧国忧民之心无人能懂,只能投身汨罗江,以死明志;

李白才华横溢,渴望一展抱负,却不为权贵所容,只能借酒消愁,吟出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的愤懑之语,其壮志难酬的苦闷无处诉说;

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,收复失地,却屡遭排挤,只能将一腔悲愤化为豪迈词作,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,其爱国情怀无人领会。

他们都如诗中所言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”。

心忧难解,孤独长伴,

任凭风雨无情地摧残,

不惧世俗冷漠的眉眼。

坚守本真,信念不变,

向着内心的光明呼喊,

灵魂之歌永不消散。


四、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。”——《国风·郑风·风雨》

◎释义: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,雄鸡啼叫不止。已经见到了意中人,心中怎能不欢喜。

◎解读: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在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中,因见到心爱之人而满心欢喜的场景。它传达出在艰难困苦之时,爱情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。

“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。”

“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。”

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

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
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”

这是古人的爱情。

今人的爱情是什么呢?

是张爱玲说:

“于千万人之中,遇见你要遇见的人。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无涯的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迟一步,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:‘哦,你也在这里吗?’”

是沈从文说:

“我见过许多地方的云,走过许多地方的桥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。”

是周恩来说:

“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,唯有你,我希望有来生。”

是钱钟书说:

“从今以后,咱们只有死别,不再生离。”

是顾城说:

“草在结它的种子,风在摇它的叶子。我们站着,不说话,就十分美好。”

爱情的坚贞与美好,始终是永恒的主题。

风雨之中,心怀期待,

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。

任凭风雨呼啸着来袭,

不论阴霾如何将前路阻碍,

对美好的向往不曾掩埋,

坚守真心,无畏崎岖。


五、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——《国风·秦风·蒹葭》

◎释义:大片的芦苇青苍苍,清晨的露水变成霜。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,就站在对岸河边上。

◎解读:那在水一方的伊人,可望而不可即,引发了无尽的追寻与遐想。《诗经》中的很多诗篇主题解读都是多元的。这句话既描绘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,同时也象征着对理想和目标的不懈努力。

在后世诸多诗词中,常借用“在水一方”的意象来抒发对远方之人、高远目标的向往与渴求。它告诉我们,人生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在远方等待着我们去追寻。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

任凭风霜雨雪的侵袭,

不惧波涛暗涌的迷离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,

纵使迷雾重重遮望眼,

追寻之心未曾止息。


六、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”——《小雅·鹤鸣》

◎释义:鹤鸣于九曲沼泽,其声远闻于九天。

◎解读:此句以仙鹤在深远的水泽中鸣叫,声音却能传到天上为喻,展现出一种高远、激昂的意境。它寓意着即使身处困境或偏远之地,只要自身具备卓越的才能和品质,也能声名远扬,被世人所知晓。

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,常以鹤的高远鸣叫来象征才华的施展、志向的高远,如“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”。

在历史长河中,无数贤能之士印证了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”的真谛。

孔子周游列国,虽历经艰难,但其思想学说最终传遍天下,影响深远;

杜甫颠沛流离,虽饱经沧桑,但其忧国忧民的诗作却传颂千古,感人至深;

王阳明身处逆境,虽历经磨难,但其心学理念却广泛传播,启迪众生。

鹤鸣于皋,声闻于天,

哪怕身处幽僻之境,

才华光芒难以遮蔽。

纵使世间风云变幻,

高远之志坚定不移。


七、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——《小雅·鹤鸣》

◎释义:别的山上的石头,可以用来雕琢玉器。

◎解读:这句诗以玉石雕琢为喻,表明借助外界的力量,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和完善。它传达出一种开放、包容的态度,意味着要善于借鉴他人或他物的长处,以弥补自身的不足。

在后世的诸多文学作品和人生哲理中,常引用此句来强调学习、借鉴的重要性,如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。

商鞅变法图强,借鉴魏国李悝变法的经验,在秦国推行一系列改革,使秦国逐渐强大;

唐太宗李世民广纳贤臣良言,虚心接受批评,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;

近代中国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,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
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
博采众长,充实内里,

借助外力,提升自己,

全力以赴,踔厉奋发。


八、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——《小雅·小旻》

◎释义:小心谨慎,就好像走近深渊旁边,踏在薄冰之上。

◎解读: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小心谨慎、充满敬畏的态度。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中,常以此来警示人们要谨言慎行、居安思危,如“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”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。

古往今来,许多仁人志士秉持着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的态度。

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,在处理军国大事时,谨慎谋划,唯恐有失;

曾国藩在为官治军时,时刻自省,对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,不敢有丝毫懈怠;

焦裕禄在治理兰考时,心系百姓,为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殚精竭虑,如履薄冰。

战战兢兢,谨言慎行,

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

心怀敬畏,砥砺前行,

敬畏之心始终长鸣,

谦逊之态永不变更。


九、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——《小雅·车舝》

◎释义:巍峨高山要仰视,平坦大道能纵驰。

◎解读:这句诗以高山和大道为喻,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伟大行为的敬仰,鼓励我们以高尚的人为榜样,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。它传递出一种向上、向善的追求,鼓励人们以崇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为榜样。

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论述中,常以此来激励人们追求德行的完善和境界的提升,如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”“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”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等。

高山仰止,心向往之,

景行行止,步趋随之,

追崇之心坚定不移,

向善之志恒久未离。


十、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——《大雅·荡》

◎释义:人们做事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,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。

◎解读:此句在后世诸多文章中常被引用,用以告诫人们要有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的精神,如“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”。

这句诗强调了有良好的开端相对容易,但能够持之以恒、善始善终却极为困难。它告诫人们在行事过程中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,不可半途而废。
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,

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

持之以恒,方得始终,

矢志不渝,荣耀满途。

相关文章